不只是他们一家,村里十有八九的人家暖房都有一点大麦,这可能也是众人干脆利落交出粮食的原因。再过一个月,就又有粮食了。
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,张采萱坐在大石头上,看着骄阳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闹,倒是不觉得无聊,吃过饭也不觉得饿,而老大夫那边,终于有了点空闲了。
不知道过了多久,村长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子里响起,他声音极轻极稳,吐字清晰,似乎是说给众人听,也好像是说给床上的两人听,你们出来几个人,陪着我去祠堂把进防的名儿改回他爹娘名下,让大哥大嫂无牵无挂的走。
抱琴的弟弟今年已经十七,本是该说亲事的年纪,但碰上了这样的年头,也是无奈得很,婚事只能往后推了。
没了人,抱琴爹娘就没有顾忌了,她根本不避讳张采萱两人,低声道:抱琴,我们家总不能让你爹去?你爹一大把年纪了,要是去了,跟让他死有什么区别?
要说谁愿意去,肯定没有人愿意去。骨肉分离背井离乡不说,说不准还要丢命。一百斤粮食,哪里是那么好得的。
张采萱没答话,她的眼神已经落到了齐家房子边上。那里是往西山上去的小路,有人很正常,但是他们没往山上去,直接走进了张采萱家的地,往他们这边过来了。
张采萱眨了眨有些酸涩的眼睛,确定自己没看错,边上已经有人在大叫,没事,大伯他们没事。
杨璇儿也不在意,笑着看向张采萱,问道,前几天我听说有公文来征兵,采萱,你不是女户吗?怎会也要交粮食?
Copyright © 2009-2025